导读 “当时派出所民警到了,他怕被民警搜身” 来源:“江淮医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叶正松 这件事情发生在南方某家医院,遵照爆料者要求,隐去当事医院和患者信息。 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反复寒颤发热两个月,体温最高达39度,呈稽留热,在当地卫生院予以抗炎对症治疗,效果欠佳,症状反复。渐觉胸闷气促,于是到县医院救治,发现心脏病变,建议到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患者遂转入当地一家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经一系列检查后,诊断为: 1.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并赘生物形成(心功能Ⅲ级); 2.急性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随后进行了“二尖瓣赘生物清除+机械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术后次日,患者发生右脑出血,经过一月多时间救治,病情渐渐好转,可在准备出院时,又突发左侧脑出血,再次紧急手术,术后转ICU,病情危重。ICU医生跟家属沟通,告知病人情况危险,下了病危通知书。但是,这回家属不接受了,威胁要捅死心外科主任和管床医生。 患者的两个儿子,情绪激动,扬言“叫你们主任和管床医生这几天别出事,别死那么快,等我处理完我爸的后事再来给他们收尸”,并放弃治疗,将患者接回家,患者回家当日死亡。死者儿子放言,等过了头七,就会来医院讨说法。 原以为他们只是说说气话而已。医务人员谁都没有放在心上。 不料,次日早晨交接班时,一位细心的医务人员发现,医院一盆杜鹃花里插着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吓得立马去保卫科调监控,从视频中,我们清晰的看到,原来是病人大儿子带来并藏入的。 当患者儿子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涉时,不仅怀揣敌意,也怀揣匕首。他在进入办公室的时候,将一把随身携带的匕首藏匿于花盆中。 怀揣匕首的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一旦冲突升级,就有可能扬言真的会成真。 “叫你们主任和管床医生这几天别出事,别死那么快,等我处理完我爸的后事再来给他们收尸”这血脉偾张的每一个字,像一把把冰冷锋利的匕首,将医务人员的内心刺得血肉模糊。 据医院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派出所民警到了,他怕被民警搜身,找到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所以把水果刀放到了那盆杜鹃花花盆里”。 想想都后怕,若不是医院有预警,及时介入,若不是当时有民警在场,后果怎样,真是想都不敢往下想。 时代的裂变,人心的焦灼,让矛盾集中到离百姓最近的职业行当,特别是最贴近民生的医疗。 医患矛盾冲突,大多数是因为患者死亡,致残或效果不理想,家属或患者思想上接受不了而急剧爆发的。有的死亡和术后效果在医学上可能是正常的,但对于家属来说,不仅理解不了,感情上也接受不了。 如果和患者或家属的预期反差巨大,就会引起爆发式冲突。 因为大多数患者都是带着非常复杂的想法来医院的: 病入膏肓的,沮丧的情绪已酝酿很久了; 忐忑不安的,如今堕入绝望,怨气立马上升; 原来满怀希望,信心满满的,一旦不如预期成了失望,都会负面情绪爆发。渲泄成了唯一的方式,医院成了唯一的对象,医务人员的态度,医疗收费的高低就都成了伤医或医闹的原因。 从这次医患纠纷来看,一场血案的避免看起来是偶然,其实是必然。 这本充满着杀机重重的医患危机,却因为医院处理及时得当,医院与卫健委和公安部门及时密切联系,卫健委和公安部门及时介入,警医快速联动,在纠纷刚刚发生时就及时介入,防患于未然,慢慢取得了患方的理解,有效的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这值得我们在今后处理类似的事件去学习和借鉴,那就是,伤医不仅要“零容忍”,更要“零发生”! 实际上,早在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就已经做出了一个重大的理念变更,即由侧重医疗纠纷的处理,改为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理并重。 强调事前预防,即通过建立早期预警等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从而未雨绸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可否认,尽管事后的及时处置是治理医疗纠纷的基本要求,但提高事前的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坚持主动出击、杜微慎防,无疑应成为源头治理医疗纠纷的必然选择。医疗纠纷也才有可能由“零容忍”变为“零发生”。 从既往案例中可以发现,暴力伤医的犯罪分子往往有较深的主观恶性,有预谋,并持有准备好的器械。建立安检制度,在医院入口或重点区域入口进行检查,可有效拦截被禁止、被限制携带的危险物品。我国机场、铁路、车站等公共场所已全面实现强制安检,同样作为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在医院开展强制安检在先例上、法理上都有据可依。 近日,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明确,医院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设置安检区,配置专业安检员,按照安检工作实际需求,配备相应的安检设备,对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严防禁止、限制携带物品进入医院。医院要为急危重症患者设置安检绿色通道,以安全、合法、便民为导向,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此外,发现扬言实施暴力、多次到医院无理缠闹、醉酒吸毒、有肇事肇祸风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高风险就诊人员,医院要及时提醒医务人员,并应安排安保人员陪诊,必要时报告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教、警示行为后果。 相信越来越多的医院会越来越加强安保措施,这种是与非、对与错之争也还会继续下去。但不管怎样,正如红网的评论所言:防人之心不可无!医院设置安检,凸显了对建设“平安医院”的高度重视,力图为大家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就医环境。 当然,就像徐州儿童医院医患办郝主任所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还是在于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 但现实中各种复杂因素太多,很难做到。我们总带着一种大爱之心,去相信他人,去相信这个世界很美好,妄图某些人能得到感化,但是,社会上总是有这么一些人,一不留神就要了你的命。因此,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尽量从外部约束上避免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至少也是一种先治标的药。 安检虽不是源头治理,但有一定的对症意义,应该肯定其价值。梳理过往发生在医院暴力伤医案可以发现,其实不少属于是大脑充血的激情作案。犯罪心理相对简单、犯罪模式相对固定,这些都给有针对性的预防提供了启发,而安检,正是“对症下药”的最合适方案。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减少医患矛盾,建立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伤医也是一种病,病在谁身上谁才难受。某些事,对于整个人群来说,有利的概率为98%,那么就都不愿意去做剩余的2%。但对于你个体来说,一旦遇上,那就是百分百的概率。 伤医这种小概率的事,轮不到自己头上,咋说都好,可一旦轮到自己身上,那就是百分之百的概率事件! 就像西门吹雪面对叶孤城,都有不得不拔剑的理由,医院实施安检应不应该?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责编|小脉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帮您查 http://www.bangnincha.cn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