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查询 报告摘要 前期天气升水预期在价格上已经有充分反应,除去新作增产预期,22/23年度库存消费比逐步上调更多在需求端显现,消费端的颓势预期更甚,东南亚棉花主要消费国来看,当前订单数量开始放缓,一改今年年初以来订单激增状况,陷入产销倒挂境况,棉花消费需求下降快于预期。而国内方面,进入八月份,当前新疆棉销售进度仍低于70%,大幅滞后往年同期水平,预计随着时间推移现货抛压会逐步加强,而下游方面也不见有过多起色,产业心态整体悲观,叠加欧美新疆棉进口禁令全面升级,对新疆棉花产品的外销产生较大影响。 正文 前期美元强势上涨,商品整体承压,美联储激进加息措施,加剧市场对美国、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市场信心继续恶化,对全球棉花需求缩减预期增强,国内外棉花价格大幅下跌。7月底美联储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落地后,整体商品如释重负,形成企稳行情,棉花也不例外,但是从长周期来看,下半年棉价形势仍不容乐观。 1、22/23年度全球库存消费比上调,供需逐步宽松 自2019/20年棉花全球期末库存创新高后,2020/21,21/22年度持续去库存后,22/23年度开始,全球供需情况逐步由去库周期转为累库周期,整体来看,供给的增加,消费的调整,整体库存消费比逐步调高。USDA7月最新报告显示,此次全球棉花消费下调幅度加大,远超减产幅度,整体库存消费比上调2.16%。具体来看,与上月相比,本月下调了全球棉花产量26万吨,其中美棉新作产量受恶劣天气影响从359万吨降至337万吨,下调22万吨/6.12%,收获面积从370万公顷下调至346万公顷,换算弃耕率从26.7%提高到31.5%,但是尽管如此,22/23年度整体产量仍比21/22年度增加84万吨。而消费方面,2022/23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环比上月减少35万吨,全球棉花产消差保持增加,7月全球棉花产消差较上月增加9万吨,供应过剩的局面加剧,期末库存上调32万吨。综合来看虽然这轮美棉新作产量评估减产幅度较大,但消费端的颓势预期更甚,对下一年度的棉花供需预期延续了上个月的悲观预期。宏观经济衰退导致的全球棉花消费萎靡依然是压制当前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 2、美国干旱有所缓解,签约强劲局面戛然而止 近期美国主产棉区迎来降雨,其中干旱的得州局部地区降雨量较大,土壤墒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棉花现蕾、结铃等生长起到积极作用。2022年美棉生长不仅现蕾结铃率大大领先,而且优良率环比上升,除了主产棉区得州表现不佳外,其它棉区表现相对较好。截至2022年7月31日,美国棉花现蕾率为89%,比前周增加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8个百分点,比过去五年平均值增加2个百分点。美国棉花结铃率为58%,比前周增加1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百分点,较过去五年平均值增加8个百分点。而优良率方面,美棉15个棉花主要种植州棉花生长优良率为38%,上周为34%,本周环比上调4个百分点,主要和德州土壤湿度有所改善有关。 除此之外,自今年1月以来美棉签约装运数据强劲,一路推高ICE美棉期货价格,一度被称“软黄金”。而近期,USDA报告显示,2022年7月15-21日一周,2021/22年度美国陆地棉净签约量为-907吨,较前周和前四周平均值大幅下降,创本年度新低。同取消数量为5488吨,净减来自土耳其、中国(-658吨)、韩国、德国和印度尼西亚;而美国2022/23年度陆地棉净出口签约量为1.26万吨,不足前周的一半。一方面,前期ICE棉花期货暴跌,买家亏损过大,无力接货。7月份执行合同预计亏损普遍在20-30美分/磅,买家难以接受,因此只能主动同销售协商,处理结果要么是取消合同或者是延迟合同履行时间。不过从侧面反映出当下需求下滑的趋势。 3、东南亚订单逐步放缓,消费增长后劲乏力 今年年初以来,得益于其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越南纺服出口订单激增,出口创汇强劲。但自第二季度中期以来,越南纺织新订单数量开始放缓,预计今年下半年利润可能有大幅放缓。根据越南工业和贸易部的数据,大多数服装和纺织企业在第三季度或10月之前都收到了生产订单,不过客户将订单周期从6个月缩短到了3个月,增长势头较第二季度中期出现放缓的迹象。新订单减少主要原因来自于外围市场的消费缩减,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地区,进口商库存的增加,以及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初的高通胀压力。除此之外,劳动力成本也有显著上涨,纺织和服装供应链逐步受到劳动力短缺,运输费上涨以及燃油价格上涨的负面冲击,这也将极大影响2022年下半年以及2023年业务。 印度方面,印度的出口订单减少了约20%,品牌的销售额下滑明显。印度工商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6月棉纱、面料、制成品、手织机产品等出口量下降19.49%至9.62亿美元。2022年6月棉纺织品出口整体下降14.30%至16.99亿元。印度纺织品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内棉花价格过于高而丧失了中国,越南,印尼等市场。纺企只能通过降原料库存、降低开机率等多种方式应对来达到降低占压资金目的。巴基斯坦方面,巴基斯坦纺织厂协会表示,纺织业不仅将因半月的停工停产减少50%以上的产出,且将因能源供应和成本的限制被迫向海外贷款60亿美元,同时,面临失去订单、客户、违约损失等风险。除了巴基斯坦国内棉价偏高外,引发巴基斯坦棉纺织品、服装出口新单下滑的原因还有能源短缺,包括电力和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导致目前巴基斯坦已有约30%的纺织产能被关闭,而巴基斯坦政府近期又宣布取消了对石油产品和电力的补贴,由于能源供应不确定、纺纱等成本及交货期难以确定,因此巴基斯坦棉纺织品服装企业近期生产、接单的积极性明显下滑,棉花消费需求下降快于预期。总体来看,2022年二季度以来,东南亚棉纺织、棉制品服装陷入产销“倒挂”、订单下滑、棉花消费明显触顶回落的困境。 4、中国皮棉销售进度仍缓慢,下游颓势难改 目前已进入8月份,距离2022/23年度棉花上市不足两个月时间的情况下,新疆棉销售进度尚未达到70%,销售进度依旧非常缓慢,截至7月21日,新疆棉销售进度62.3%,环比仅增加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落后37.2个百分点。最近四周新疆疆棉销售进度继续放缓。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物流分会统计,截至6月底,新疆43家仓库商品棉周转库存为275.39万吨,环比减少40.51万吨,减幅环比下降;同比增加124.15万吨,预计当前疆内商品棉周转库存仍将在225-230万吨。除此之外,距离轧花厂还贷最后期限也迫在眉睫。 而下游方面,自5月份以来许多中小型棉纺织,服装业持续处于限产、减产、停产的状态,据机构调研情况来看,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地部分小纺纱/织造企业的开机率目前已降至50%及以下,大中型、规模以上企业的形势稍好,但开机率高于80%的企业也屈指可数。纯棉纱市场整体走货依旧偏弱,纺企库存去化仍有难度,全棉坯布市场淡季延续,价格稳中偏弱,库存水平持续缓慢上升。另外,自2022年6月21日以来美国、欧盟等对新疆棉进口禁令全面升级,不仅对新疆棉花产品直接出口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冲击,而且包括孟加拉、越南、印尼等大部分国家棉纺织、服装企业接出口美国、欧盟订单都需要出具“非新疆棉”证明。这对新疆棉花产品的外销产生极大影响,进一步打击疆棉消费,影响我国棉纺织产业链的发展。 5、总结与展望 综合来看,近期美国主产棉区迎来降雨,土壤墒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前期天气升水预期在价格上已经有充分反应,除去新作增产预期,22/23年度库存消费比逐步上调更多在需求端显现,消费端的颓势预期更甚, 7月USDA供需报告也是延续了上个月的悲观预期,全球棉花消费量环比上月减少35万吨,产销差保持增加,期末库存上调32万吨,供应过剩的局面加剧。而近一周的美棉装运数据也是大幅下降,创本年度新低。东南亚棉花主要消费国来看,当前订单数量开始放缓,一改今年年初以来订单激增状况。受欧美市场高通胀压力带来的消费缩减,棉纺原料及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以及能源短缺的多重影响,棉纺织品服装企业近期生产、接单数量明显下滑,陷入产销倒挂境况,棉花消费需求下降快于预期。而国内方面,进入八月份,当前新疆棉销售进度仍低于70%,大幅滞后往年同期水平,库存水平仍有200万吨左右,预计随着时间推移现货抛压会逐步加强,而下游方面也不见有过多起色,叠加欧美新疆棉进口禁令全面升级,对新疆棉花产品的外销产生较大影响。总体来看,后市棉价总体仍不乐观。 (文章来源:广发期货) 文章来源:广发期货![]()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